进入2021年2月下旬到3月初,我省小麦进入拔节期到孕穗期,春季田间管理到了重要时期,在病虫害防治方面,主要是针对小麦条锈病、白粉病、小麦蚜虫及麦蜘蛛开展田间调查和适时防治。这几种病虫都主要危害小麦叶片,使叶片生理机能遭到破坏,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以及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,严重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叶片干枯死掉,造成减产。冬春季气候温暖少雨,特别适合条锈病以及蚜虫等的持续侵染、繁殖和危害。
根据麦类病虫害团队夏先全、魏会廷等上月赴省内绵阳、南充、成都等地麦区小麦苗情调查情况,当时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在部分地方有中心病团零星发生,小麦蚜虫在早播及植株密度较大小麦田也开始发生和繁殖。在最近一个月的春节前后,天气晴好少雨,气温逐步升高,田间持续干旱,小麦田管除了水肥方面要采取措施外,急需在田间调查基础上对以条锈病、小麦蚜虫为主的病虫害发生较重的麦田进行田间喷药防治。
小麦条锈病、白粉病田间喷药防治推荐氟环唑、丙环唑、腈菌唑、烯唑醇等药剂;小麦蚜虫田间喷药防治推荐吡虫啉、高效氯氰菊酯、吡蚜酮、噻虫嗪等药剂。根据病虫发生严重程度、发病普遍率以及小麦田范围和大小,可以采取人工手动中心病(虫)团喷药防治、植保无人机或者长杆喷药机等大面积统防统治。如果是几种病害和虫害同时发生,还可以将杀虫剂和杀菌剂合理混配,采取一喷多防,省工增效。抓住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,将为我省2021年的小麦丰产奠定良好基础。
(植保所 夏先全 魏会廷 供稿)